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热点话题> 正文
今年4月29日工信部发布的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第三批,共有8家企业进入,加上第一批10家和第二批的7家,一共已有25家企业入围,但到现在尚未有外资企业进入新能源目录。电动汽车企业为了打造高性能的产品,多选择高品质的外资企业的电池产品,但这些电池制造商目前未能进入政府目录,这让国内电动汽车的发展陷入困境。除在电池选择上受到限制外,也将会影响产品的质量。而重新的改变电池动力参数,会使整个产品的制造上受到影响,增加了生产的成本。若放弃高品质的电池,则会因在成本上的妥协导致产品竞争力上的降低,最终的结果便是无人问津。
    另一个现实是,电动汽车对于市场来说始终还是一个不确定的产品,且纯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产品依旧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在如今的情况下,电动汽车除了需要诠释新的体验以外,它同时也必须要能够达到传统汽车所能带来给消费者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在传统汽车技术上不是问题,但是在电动汽车上则难以突破。

    内燃机发展到现在,传统车企对于其燃油的控制和安全性已经十拿九稳,但是纯电动汽车对其核心的电池组却并不这么的稳操胜券。锂电池在技术上还存在着不确定性:
    1、目前的技术上,为避免锂电池与外界空气相接触产生安全问题,电动汽车的电池组采用了大量的保护装置。这也使得整车在体积和重量上有所增加,给本身就提供得少的电池航续带来了更多的消耗,而目前又无法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2、为了防止过充,电池组当中的每一块锂电池都需要专门的保护电路,在单一电池因过热而熔断电丝之时,避免整个电池组瘫痪或其他的安全隐患。但电池管理的方式却又加大了电量的损耗,同时在电池自身发热和连接的线路发热的过程当中产生了更多的热量,如何处理散热也成为电动汽车的一大难点。
    3、受限于锂电池在材料上的技术问题,电动汽车在技术和成本上都经受着很多考验。目前,整个电动汽车行业在技术上都还没有实足的把握,能够保障电池的安全,以及电池在使用时间增加后带来的老化等问题。电动汽车所能够保障的质量时限多在5年,与传统汽车相距甚远,这也是让很多消费者顾虑之处。
    尽管纯电动汽车领域,企业与消费者,成本与技术还处于不平衡状态,但诚如这两天一位汽车业内大咖和大鹏交流所言:汽车动力格局动荡端倪已现,革新这是早晚的问题。

网友评论

  • 1

    [2023-07-15 19:11]

    万能发帖软件 www.teamczyx.com

编辑推荐

市场需求逐步恢复 今年前6月汽车销量达1323.9万辆 同比增长9.8%
今年前6月国内二手车交易876.86万辆 同比增长15.60%
公安部:2023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已达4.26亿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