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热点话题> 正文
  先说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有比较高的进口关税(目前是25%)?
  原因一是,中国政府希望做大本土汽车制造产业——这是一个能赚不少钱,能吸引大量外资,有巨大税收,同时解决大量就业的行业,对于中国这种人口多、市场潜力超大、经济技术基础差、土地多的国家来说,选择这样的行业,太合适不过。
  但是国内最初是没有汽车制造技术的,那么只有靠引进外资。
  假设没有进口关税或者进口关税很低,外资就未必愿意来中国投资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他们完全可以在泰国、韩国、日本、台湾、印尼,随便哪个适合造车的地方大量造车,然后出口到中国销售。 
  如果我们假设泰国造车的成本和中国相当,同时假设跨国公司从泰国出口和中国本地制造的同款产品,定价相当,那么对于中国的本土消费者,   实际上区别不大——但是中国就损失掉了一块庞大的GDP、就业、税收。这些经济活动很可能会留在国外而不是中国。 
  实际上,如果没有关税,外资恐怕就真的不来了——因为中国方面还是比较有野心的,不仅想要引进外资造车,还希望严格监控、吸收他们的技术、分走他们的利润——我们还有一个特别的法规是,外资在华造车,必须与本土资本合资,并且持有股份不超过50%。
  这样的野心通常不会被接纳,跨国公司在全球各地的大型生产基地和大型销售公司,通常是独资的,凭什么出让50%的股份给你?但是考虑到你是一个十亿人口大国,那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当然,这些跨国公司也不是善类,他们有办法在其它的环节找回一些平衡——但是无论如何,出让50%甚至更多的股份,总是一个讨厌的事情。 
  关税很高,那么进口和本地生产的定价方案就会差价很大,为了长远竞争力,董事会很有可能选择在中国投资,做本地化生产。
  如此来看,这个关税政策,确实逼迫让几乎所有的跨国汽车公司都在华开设了合资公司,达到了最初的目的。 
  在引进外资已经成功的基础上,是否还需要保留关税呢?这就有了第二个原因——保护本土汽车制造公司。 
  这种“本国幼稚产业保护论”是经济学初级教材的必修课题。很显然,本土汽车公司如BYD、奇瑞、吉利等,一定是从这个关税政策中得益的。
  中国目前已经引进了几乎所有主流跨国车企的投资,这些车企数十上百亿人民币的投资已经丢在这个土地上,肯定是要按照你的游戏规则来玩的。但是还有一些企业并没有进来投资,或者说并没有进来很多。比如说韩国的双龙,比如马来西亚宝腾,比如畅销东欧的廉价品牌Dacia,比如印度的Tata。 

网友评论

  • 1

    [2023-07-15 19:11]

    浏览器自动填表软件 www.teamczyx.com

编辑推荐

市场需求逐步恢复 今年前6月汽车销量达1323.9万辆 同比增长9.8%
今年前6月国内二手车交易876.86万辆 同比增长15.60%
公安部:2023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已达4.26亿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