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召开网上月度信息发布会。根据中汽协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1万辆和211.2万辆,环比分别下降5.3%和8.2%,同比分别增长21.9%和16.4%。今年1-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31.4万辆和1236.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1.8%和12.7%,降幅比1-6月分别收窄5和4.2个百分点。
7月乘用车产销环比小幅下降
7月,乘用车产销172.9万辆和166.5万辆,环比下降3.9%和5.6%,同比增长13.2%和8.5%。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量略增,销量微降,其他三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均呈小幅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量略有增长,销量小幅下降,其他乘用车品种产销依然保持增长。
1-7月,乘用车产销948.3万辆和953.3万辆,同比下降17.8%和18.4%,降幅比1-6月收窄4.7个百分点和4.0个百分点。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降幅比1-6月继续收窄。
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环比略有下降,同比小幅增长。共销售58.5万辆,环比下降0.9%,同比增长4.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5.1%,占有率比上月提升1.7个百分点,结束了3月起连续下降趋势。在主要外国品牌中,与上月相比,德系和日系销量降幅略低,其他外国品牌下降较为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法系乘用车销量降幅超过70%,韩系微降,其他外国品牌呈不同程度增长,日系品牌增速接近20%。7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1%、45%和64.9%,与上月相比,市场占有率均呈增长,表现好于上月。
1-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43.4万辆,同比下降2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6.0%,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在主要外国品牌中,与上年同期相比,日系乘用车销量降幅略低,其他外国品牌均呈两位数较快下降。1-7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8.3%、47.9%和66.7%,与上年同期相比,依然呈现下降趋势。
1-7月,中国品牌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五家企业依次是:上汽、长安、吉利、东风、长城、一汽、北汽、奇瑞、江淮、重汽、比亚迪、广汽、陕汽、华晨和成都大运。与上年同期相比,一汽、重汽和陕汽销量呈较快增长,长安和成都大运增速略低,其他企业均呈下降。1-7月,上述十五家企业共销售589.6万辆,占中国品牌汽车销售总量的95.6%。
商用车产销7月同比大幅增长
7月,商用车产销47.2万辆和44.7万辆,环比下降10.4%和16.6%,同比增长70.3%和59.4%。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货车和客车产销均呈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产销下降较快,货车产销保持快速增长。
其中,在货车细分品种中,与上月相比,7月的中型和微型货车产量均呈增长,销量呈一定下降,其他货车品种产销均呈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货车品种产销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重型货车增速更为明显。在客车细分品种中,与上月相比,三大类客车品种产销均呈较快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轻型客车产销保持增长,大型和中型客车均呈快速下降。
今年1-7月,商用车产销283.1万辆和283.2万辆,同比增长16.4%和14.3%,增速比1-6月提升6.9个百分点和5.7个百分点。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产销均呈下降,货车产销保持较快增长。
今年1-7月,在货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重型货车产销同比增长均超过30%,贡献度依然最高;中型货车产销结束1-6月下降,呈小幅增长;轻型和微型货车产销增速也比上半年有所提升。在客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轻型客车产量略有增长,销量小幅下降,大型和中型客车产销降幅依然明显。
此外,根据7月国内汽车行业产销数据情况,中汽协相关负责人指出,2020年7月,随着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经济运行总体复苏态势继续向好,特别是在各项促消费政策的带动下,市场主体加快复商复市步伐,居民外出消费有序增加,市场活力逐步提升,市场销售持续改善。在此背景下,汽车产销延续了二季度以来的回暖势头,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
从产销量同比看,当月汽车产销继续呈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商用车在货车的强劲拉动下,对整体汽车市场的增长贡献依然非常明显;货车中四类车型仍然增长强劲,其中重型货车单月销量同比增速超过80%。乘用车当月同比继续保持增长,增幅也有所提高。
从行业发展态势看,虽然本月产销增长势头良好,但企业、终端库存增长明显,因此企业应重视库存变化,避免库存过高而加重企业负担。我们也注意到,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消费政策正逐步发挥作用,对汽车市场发展长期利好;上半年各地实施的促进消费政策陆续进入尾声,为对冲疫情影响,还会陆续再出台相关政策,但直接促进汽车消费的力度可能会减弱,政策的节奏也会放缓,我们希望各地政府出台更多的、受益范围更大、更加稳定的政策,并确保尽快落地。因此,行业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内市场的变化,以及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出台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好生产经营节奏,稳步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